上传:小编 时间:2025-08-01 12:50:41
炎炎夏日
蚊子又开始“嗡嗡”作响
不光烦人
还可能让人突发高热
经受令人刻骨铭心的剧痛!
这就是由伊蚊传播的传染病
基孔肯雅热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主要靠伊蚊(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。
目前在亚洲、非洲、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,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,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。
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,那滋味可不好受,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:
✎ 高烧急袭
患者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℃甚至40℃以上,体温持续高烧不退,就像身体里有个“小火炉”熊熊燃烧。
✎ 剧痛缠身
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、关节肿胀,可伴有全身性肌痛,浑身疼得就像被人使了“酷刑”,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,疼到让人走路都打颤,要知道“基孔肯雅”的含义就是“屈曲如被折断”,描绘了患者因剧痛而弯腰的姿态。
✎ 皮疹显现
高烧数天后,过半患者躯干、四肢的伸展侧、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,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。
跟登革热症状相似
有小伙伴看到这里可能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,怎么越说越像我们熟悉的——登革热呢!
是的,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由伊蚊传播,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发病初期都有高热、头痛、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,容易混淆。
不过,二者也是有区别的,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,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。
重要提示:
● 感染基孔肯雅热,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,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,影响生活质量。
● 婴幼儿、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)感染后风险更高,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,需特别关注预防。
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 特效抗病毒药物 也无疫苗可预防 所以防蚊灭蚊、避免叮咬 是防护的关键 1. 清除蚊子“老巢” ● 翻盆倒罐:对于房前屋后、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饮料罐、食品盒、玻璃瓶、水桶、花盆托盘等各种能形成积水的容器,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,防止积水。 ● 填平坑洼:填塞竹筒、树洞,废弃轮胎打孔或遮盖防积水。 2. 做好个人防护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