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传:小编 时间:2025-09-10 14:56:57
秋风渐起,流感季也悄然来临。流感疫苗,是预防流感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手段,不只是打一针,更是为您和家人筑起一道健康屏障!
为什么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?
流感病毒是个“变形大师”,它每年都在发生变异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会根据全球监测情况,预测当年可能流行的毒株,并据此更新疫苗配方。因此,去年的疫苗可能对今年的病毒株保护效果有限。
即使疫苗组分与去年相同,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力也会随时间推移(通常6至8个月后)逐渐减弱。所以,为了获得持续有效的保护,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。
流感≠普通感冒:别低估它的威力
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其传染性强,起病急。它不仅会导致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如肺炎、心肌炎等,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。
哪些人尤其需要接种流感疫苗?
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》建议,所有≥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。其中,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尤其需要优先接种:
1.医务人员:包括临床救治人员、公共卫生人员、卫生检疫人员等。
2.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:他们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。
3.慢性病患者: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(如心血管疾病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糖尿病等)的人群。
4.孕妇及准备怀孕的女性:孕期接种不仅能保护孕妇自身,还能通过胎传抗体保护新生儿。
5.婴幼儿和学龄儿童:6-59月龄儿童是优先接种对象。校园是流感传播的高风险场所。学龄儿童接种疫苗,不仅能保护自己,还能减少在学校的传播,保护同学和老师。
6.聚集场所人群:如养老机构、长期护理机构、福利院、托幼机构、中小学校等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。
7.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:由于现有流感疫苗不能直接给6月龄以下婴儿接种,通过对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疫苗,可以形成“茧式保护”来间接保护小宝宝。
特别提醒:家庭内交叉感染率高达60%。以家庭为单位接种,能为无法接种的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提供更好的间接保护,是构建家庭免疫屏障的最优策略。
什么时候接种最合适?
通常接种流感疫苗后,需要2-4周的时间,体内才能产生具有足够保护水平的抗体。为了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,建议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,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:流感高峰通常发生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。因此,9-11月是接种的黄金时期,10月底前完成接种最佳,这样才能确保在流行高峰到来时身体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免疫屏障。
√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?
·接种前: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、过敏史以及近期用药情况,医生会评估是否适合接种。
·接种后:需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。少数人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晕、肿胀、疼痛或一过性发热、乏力等,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和自限的,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。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。适当休息,多喝水。
❌ 哪些情况不适合接种或需要暂缓接种?
1.禁止接种: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(包括辅料、甲醛、裂解剂及抗生素等)过敏者,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。
2.暂缓接种:患有急性疾病、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,建议痊愈或者病情稳定控制后再接种。
3.谨慎接种: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、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,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。
除了接种疫苗,日常防护也很重要!
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但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同样重要,多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远离流感:
·勤洗手: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。·戴口罩: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。·遵守咳嗽礼仪: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。·多通风: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·增强自身免疫力: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营养和适度运动。